“開公司的確是個很美好的經歷,但同時也是艱巨而可怕的。如果那么容易,很多人就會去做了。另外,只有讓你自己都感到可怕的東西才會讓你更強大。”開過4家公司、曾任職于另外3家公司董事會的蓋伊?川崎(Guy Kawasaki)對創業感觸頗深。
出生于美國夏威夷的蓋伊?川崎25年來扮演過不同角色,如創業者、傳道者、創投家、博客作家、心靈導師等。他目前寫過9本書,包括《商業周刊》最佳暢銷書《創業的藝術》,以及剛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創業的現實》等。
時下,也是中國人創業的黃金時期,不少人已經創業成功,但更多的人正在等待創業機會。我們可以從蓋伊?川崎總結出的創業經驗中獲得諸多啟迪。
享受過程勝過享受結果
《經理人》:現在有很多中國人尤其一些經理人都夢想自己創業做老板。從美國人創業的經驗來看,你對中國的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有什么好的建議?
蓋伊?川崎:創業者總習慣于拿那些宣告勝利的發布會以及成功公司經過修訂的歷史來對照自己日常的艱苦拼搏,但容易忽視,忠實的信徒也會因最輕微的刺激而發飆。創業公司中最好的員工往往會非常焦慮。他們是你的心腹和骨干,所以你必須滿足他們的要求,即使他們要求很多。而唯一讓他們死心塌地跟你干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各司其職。而且,優秀的人需要大項目。如果你做的事情毫無價值,那你也找不到有價值的人來做。
我發現,創業公司常常怪人云集。如果讓你離開微軟公司,加入一個新興公司,你肯定對目前的工作狀況心懷不滿,并且不切實際地認為新的環境也許會有所變化。所以,如果新公司中古怪的人多了一些也不用擔心。還要認識到,好程序是需要時間磨練的。一個出色的軟件工程師勝過10個平庸之輩。但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優良的東西需要時間,如果過于要求時間有時會適得其反。
《經理人》: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總是熱情高昂、無所畏懼的樣子,反之則走向沮喪,顧慮重重。你對這樣的創業者有何高見?
蓋伊?川崎:我認為無畏的領導者經常會被嚇著。只是覺得擔心并不意味著你的想法不好,而最好的想法往往是那些讓你感到最害怕的。不要相信成功后的企業家們說當時他們都“知道”去做什么,其實他們都是事后諸葛亮。大部分創業公司總是會發現一些有待解決的有趣問題,然后一直為了解決它而努力。但大部分創業者念念不忘的總是靈光閃現的那一刻。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具有可靠的競爭優勢,那你就要靠扎實努力的工作來擊敗對手。
在創業初期,新興公司關注的是成功之后的美好前景。但一旦到了成功的那一刻,他們又開始談論成功前的奮斗歷程多么美好。如果你能夠開始享受創建一個新公司的過程而勝過享受最終的結果,那你會是個不錯的領導。
敢于殺掉賺錢的奶牛
《經理人》:在創業取得階段性成功后,公司內往往面臨逐漸疲態的發展趨向,因此很多創業老板開始在企業內部提出二次創業等措施,以激活原有的創業激情,但效果通常難以預料,甚至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老板們該怎么辦?
蓋伊?川崎:首先,必須與陳腐老套的低效管理作斗爭。為此,可以雇用有熱情的員工。企業內創業團隊不是工作經歷或教育背景,而是他們都對團隊的工作充滿熱情。同時,給無望者以希望。當你開始內部創業而雇用那些熱情的員工時,其他有信念的人會掙脫重重束縛出來支持你。這是因為你在給無望的員工以希望。
其次,敢于殺掉賺錢的奶牛。不論是內部創業者還是他們的上層管理人員,這個看法最有遠見。奶牛固然很好,但你的任務是擠奶而不是沒完沒了地喂養它。大膽的公司明白,如果自己不動手殺掉賺錢的奶牛,車庫里的兩個男孩或女孩也會替他們殺掉。Mac電腦殺掉了Apple II電腦:如果蘋果公司永久地保留Apple II這頭賺錢的奶牛,你認為它還能活到今天嗎?養奶牛的目的是賺錢買新的小牛。如果不能公開地殺掉奶牛,那就不要太注意它,繞過它,或同時開發別的產品,以此縮短它的壽命。
再次,重新啟動你的大腦。你在大公司里學習和所做的所有事情對于企業內創業來說都沒有用。請把這些都統統忘掉。一般情況下,現在每件事情都應該按照和大公司現存的屢試不爽的方法反著來。
最后,企業內部創業者必須把大公司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只要你是雇員,你必須為公司利益著想。很多雇員認為不應該殺死賺錢的奶牛,所以認為你沒有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只是他們沒真正理解而已。因為你無法做到兩全其美,既要現在的職業安穩,又要創業的金錢回報。遺憾的是,那些阻撓你的人最終往往會因為你的出色表現而利益均沾。
明曉連環創業失敗的癥結
《經理人》:在全球和中國,有一些連環創業都獲得成功的人,但更多的人是連環創業失敗了。為此,我們曾做過一期有關連環創業的專題文章來探討這個問題。按理說,連環創業成功才對,因為已有創業經驗了。你認為連環創業者為何會失?其問題癥結在哪里?
蓋伊?川崎:過去成功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更別說承認了。所以,他們空有幸運兒的狂妄自大,而不具備千錘百煉后的經驗和遠見?裢源髮τ趧摌I者絕對是有害無益。
故伎重演,第一次使用的方法取得成功,第二次還想再來一遍,能行得通嗎?同時,創業者使用的員工換湯不換藥。雇用那些曾經跟自己同甘共苦取得過成功的兄弟,有什么錯嗎?畢竟,他們已經證明自己能夠取得成功了。但要繼續取得成功,就需要找一批“無知者無畏”的人來推動你的事業發展到最大的極限,并能找到新的方法來應對新的市場。所以,無知有時候不僅是件好事,而且堪稱強大的力量。
不能像過去那樣勤奮了。當你有了孩子,有了大房子,有了度假別墅,有了名牌車,你的態度和你最看重的事情也改變了。事實上,態度應該改變,要不人也不會成長。為生存而工作和為成就感而工作畢竟不同?梢哉f,他們這次創業同樣渴望成功,但我們都清楚:他們第一次創業時對成功的渴望,不必聲明就溢于言表。
沒遭到周圍人的太多反對,連續創業者胸有成竹,昂首闊步地踏進一個新領域,告訴人們現在他們在開另一家。他們屬于“被證明”的成功人士,沒有人愿意跟他們唱反調。另外,連續創業者在新公司中變換了角色,由原來更低的職位變成了總裁兼創辦人,這樣可能放棄了自己擅長之事而改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