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中介人力流動最大
來自科銳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的最新報告顯示:2010年新政影響下,不同類型的房地產企業所受到的“震幅”也有所不同: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的公司員工流動并無明顯變動,維持在10%左右;但相反的是,銷售、中介、商業運營等房地產企業的人員流動性明顯偏高——中介、房產銷售高達23%,商業運營達到21%。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目前樓市成交量有限,很多二手小中介關門現象屢見不鮮。而行業人才流失也比較嚴重。
“有時候1,2個月一單都沒有成交,業務員收入主要靠成交提成,所以二手房中介轉行現象很普遍。有些人是抱著先干干其他的,市場好了再回來的心態離開的。”上海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老總對記者表示。
在人才招聘市場,到處可見二手房中介公司的招聘廣告。為了彌補人才流失造成的“貧血”,一些二手房公司的招聘動作非常頻繁。
開發商銷售部門跳槽多
科銳國際在報告中指出,之所以同為地產行業,同樣面臨政策打壓,不同企業職能的工作人員流動出現了天壤之別,入職門檻是其主要原因。
報告認為,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核心內容,房地產開發企業,無論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其入職門檻相對較高,即從業知識要求較高。該類型的公司往往實力雄厚,能夠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薪酬保證。因此在2010年房地產新政實施后,該類型公司員工流動并無明顯變動。
但中介、代理公司或者商業運營公司直接面對市場,受政策正面影響,其中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水平雖然相對較高,而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普通員工,其入職門檻相對較低,人員需求量較大。該類從業人員中,普通員工的薪酬水平相較其他行業并無明顯優勢,該群體流動性較大。
但業內也有很多營銷總監類中高管人才嘆自己也得“靠天吃飯”。今年的業績壓力亦重于往年。不少中層營銷管理者也在頻頻和獵頭接觸以求得到新的機會和空間,有的甚至有了轉行的念頭。
來自地產獵頭李巖(化名)的消息,目前通過他進行營銷副總、總監招聘的地產大佬有好幾家。“他們都是全國實力排名前十的企業。”李巖表示,除非是自身營銷高管層有了缺額或者不足,否則這些企業是不會貿然對外招納空降兵的。而讓李巖感受強烈的是,今年的招賢較之往年,這些大佬們更是“要的急而且頻繁。”
“人力地震”余音未了
科銳國際在報告中指出,在不同職位員工流失率的統計中,財務、人力資源、營銷管理、商業運營四個職位的普通員工流失率較高,其中最高達到了15%。而各個職位的高層管理者的流失率則較低,尤其是研發設計、工程、投資及成本核算職位的高級管理者的流失率僅在2%左右。
該咨詢公司由此認為,在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2009年房產市場快速繁榮后,2010年眾多房地產企業的重點放在了培養與保留核心員工方面,并在后房產時代企業將對于核心人才更為看重,對那些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職位和人才給予更大關注
盡管如此,人力地震似乎只是開始。
房企們對未來一年的市場形勢所表達出悲觀情緒——在這份問卷調查中,有58%的房地產相關企業認為未來12個月內招聘形勢還將繼續保持現有狀況。20%的人認為還會繼續減少,僅19%的人認為會有所增加。
這顯然不是慣于對賭預期的房企看好后市的表現。并且,出于節省招聘成本的考慮,高達88%的被調研房企們似乎比往年更看重員工的“忠誠度”,但對于個體來說,吃飯才是硬道理。獵頭張蒙也認為,從她接觸的客戶看來,對于地產類人才,尤其是營銷類人才,工資待遇仍是吸引他們的最重要指標。
文章轉自建筑英才網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