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賈玥 常紅 楊成)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方面負責人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法律的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不是一步到位,要逐步完善。據透露,經人社部及有關部門評估,全國已經有25個省級單位達到了省級統籌的標準,還有27個單位正在評估,在這個基礎上會研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方案。
胡曉義說,關于全國統籌的規定,在這次通過的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基金一章中第64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恰好今天全文發布了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里面提出“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我理解,這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一個時間表。當然作為具體的工作部門,我們要做好扎實的準備”。
據介紹,到去年底,全國所有的省級行政區都制定了省級統籌的制度,但出臺方案不等于實施到位,人社部和有關部門一直在對省級統籌做評估。胡曉義表示,這個方案涉及各方利益,也會通過各種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在統籌過程中以及在整個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過程中,會涉及繳費標準和支付水平的問題。胡曉義認為,現在規定的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確實不低,這是因為這個制度現在承擔著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沒有繳費這樣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而我們的水平也應該說確實不算高,但是最近六年以來,一直連續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的水平,養老金的水平翻了一番。為此,中央財政每年要拿出1500億以上的資金來支持這個系統的運行,這實際上也是在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繳費負擔。
“隨著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實施,我想各方面的社會保險意識會更加增強,參保的積極性會更高,那么更多的人參保也會進一步擴大基金規模,按照大數法則,相應的負擔也會有所減輕。”胡曉義說。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