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到年底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會出現“用工荒”,今年也不例外。走在銀川街頭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店鋪、飯館、酒店都貼出招工啟事。然而,當記者來到銀川市人力資源市場,這里卻是一番人頭攢動的景象,不少農民工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苦苦等待,與市場上到處招工的情景截然相反。
一邊是招不到人的用工單位,一邊是找不到活的務工人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年底“偽用工荒”的局面?
討薪難 民工只愿打零工
離春節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記者發現,在人力資源市場等待求職的多數是油漆工、粉刷工、搬運工等接零活的求職者。多數農民工不愿找長期的工作,“最好能拿到現錢,干一天給一天。”
固原來銀的打工者海平告訴記者,他已經一個禮拜沒有找到活了,每天就是來勞務市場轉轉,見到零活才接。他向記者道出了很多人只接零活的原因:“我之前在一個建筑工地上干活,年底工程結束,但是包工頭還沒給錢,讓先等兩天。我一邊等著拿錢一邊找點活干,賺一個是一個,等拿到今年的工錢就回家了。”海平的一位老鄉也告訴記者,他之前的工錢還沒討回來,如果現在再接長期干的活,又要繼續討薪,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
這樣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在餐廳服務業尤為明顯。之前在一個小餐廳打工的小莉告訴記者,她從餐廳辭職時老板拖欠了兩個月的工資,由于著急回家,這個錢也沒法要了。一家餐廳老板向記者透露了內幕:“餐廳服務員流動性本來就很強,年底很多人都要走,只能靠扣發工資讓他們留下,我這里的店員都壓著三個月的工資。”該老板表示:“不敢發啊,給了錢他們走了,我再去哪兒招人呢?”
更現實 年輕人流向外地
記者在人力資源市場看到,在一家名為“北京國都保安”的用工企業前圍了不少咨詢者。該企業開出的薪資很高,底薪1500元包住宿、包培訓,不少年輕人被優厚的條件吸引。一位應聘的農民工表示,人家管培訓,雖然要去北京過年也不能回來,但是像這樣的機會也比較難得。
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王主任告訴記者,從11月份開始,外地用工出現緊張的態勢,不少外地企業都來銀招人,一些年輕的二代農民工選擇了去外地打拼。“上個月有二三百人去了北京、江蘇等地。”王主任說,“一方面是年底用工緊張,用工企業提高了待遇;另一方面現在的年輕人更現實,只要能賺到錢,回不回家過年也不是特別在意。”采訪中,剛剛同溫州一家服裝企業簽訂了用工意向的小李告訴記者,他打算先過去看看,如果情況好就留下來,“如果不行就再回來。”
要求高 勞務雙方難談攏
某酒店人事經理告訴記者,該酒店開出的1100元底薪加各項提成包食宿,“實際一個月拿下來能有一千四五百元的收入。可許多小姑娘還不滿足。”另一位招聘人員也告訴記者,如今一個水暖小工每天都要求100元,而且要現結,否則根本招不到人。
人力資源市場王主任分析,一方面是物價上漲,造成務工人員生存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務工人員聯合提升工資的行為。“一些年輕人比較浮躁,希望一下賺很多錢。但這樣的結果只能造成用工企業招不到人,務工人員找不到工作。”王主任說。
記者在市人力資源市場張貼出來的用工信息表上發現,一家美容機構的招聘廣告上沒有了以往“形象氣質佳”、“面容嬌好”等美容行業的慣用詞匯,取而代之的是“肯吃苦、工作細心、認真踏實”。負責人事管理的李小姐告訴記者,放寬形象、年齡、身高等要求,為的就是擴大招工的目標群體,讓招工稍微容易些。
造成“偽用工荒”局面的原因并不只是務工人員單方面的原因,一些用工企業隨意拖欠員工工資、沒有相應的培訓機制等也讓務工人員“沒有安全感”,而務工人員隨意離職的行為也讓用工企業很為難。只有勞資雙方都講誠信,才能結束“偽用工荒”的局面。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