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學生畢業的季節,去年電視劇《蝸居》風靡一時,多少年輕人懷揣著夢想來到大城市,滿腹激情,他們渴望在大城市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落腳點。
時隔一年,畢業生們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考慮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表示希望回到自己家鄉發展。
浙江財經學院對今年的2800多名畢業生進行了關于就業城市意向的摸底調查,有62%的學生選擇中有杭州市,但同時也填寫了其他城市,例如溫州、湖州、寧波等。記者在調查時,和一些畢業生聊起這個話題,大約有80%的大學生表示相對于杭州而言他們更傾向于回家鄉發展。
杭州是現貨 家鄉是期貨
都說省會城市充滿了機遇,這是一個屬于年輕人尋找自我,開拓自我的地方,滿是機會,說不定就在明天你就可以揚名立萬。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們在看到杭州潛在的無形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理智地看到了來自省會城市的挑戰。
浙江財經學院的大四畢業生小陳說她曾經看過一篇網上轉載率極高的帖子《離開一線城市的十大理由》,其中的一條便是“一線城市拼的是智商,二線城市拼的是情商”。她說:“在杭州工作生活拼的又何嘗沒有智商呢?而且還是智商和情商的結合體。”
小陳告訴記者,現在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加重,在杭州找個稱心如意的工作真的就是智商和情商的大比拼,但是在家鄉這樣的就業壓力就相對小一些。
小陳是浙江湖州人,她剛剛結束了湖州稅務局的公務員考試,相比杭州公務員崗位的國考盛況,湖州的情況就好很多。但是離開杭州回到家鄉也不意味著離開了很好的發展機會,對此小陳就有自己的考慮,“國際化品牌已經搶灘二線城市,湖州這樣的城市,就好像期貨一樣,我很看好湖州的發展。”
杭州適合野心家 家鄉適合生活家
杭州居高不下的房價也是大學畢業生忌憚的一大原因,子墨(化名)是浙江財經學院財經新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對于留杭,她表示可能性不大。
在她決定回家鄉發展的重大原因中,杭州驚人的房價占到了重要的比重。“我們畢業生本來工資就不高,留在杭州工作的房租可能就會占了大部分,即使以后情況有所好轉,那也要為買房子而掙扎。”
來自衢州的子墨算了這樣一筆賬,杭州現在即使是下沙的房子也漲到了2萬多元/平方米,以畢業生3000元每個月的工資計算,就是不吃不喝一年估計也只能買一個平方,這樣的生活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她不否認,對于許多“野心勃勃”的同學來說,這也許更成為了一種激勵,所以說杭州適合“野心家”,快節奏、充滿機遇和挑戰。
而類似衢州這樣的地級市,生活壓力相對就沒有這么大。譜的是一曲悠長的舞曲,節奏放慢,“在一個小地方生活也許更加自在,更適合生活。”子墨說,家鄉城市少了一份競爭就多了一份人情味,少了一些壓力更多了一些生活情趣。
當然,回家鄉就業還有一些人脈資源可以利用,這也是一些畢業生考慮回去的因素之一。很多同學表示,找工作靠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能力,人脈關系也很重要,在杭州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在家鄉則是“自己的地盤”,父母和他們所擁有的人脈都是就業的資源。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